top of page

The Waste and The Darkness

李欣芫/文      寫於2019.9.11,2023.11.21 編修

是時空、地域的拓樸元素。

 

 

聲音

是能量的語言,也是能理解複雜又體現純粹的感官路徑。

 

「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形,指具體物象;氣,指構成宇宙萬物最根本的物質。原理上,聲音是物體的振動透過介質傳導而引起的波,是可見與不可見的物質相互擠壓所產生。

在視覺為主流感官的社會情境下,聲音普遍作為輔助感官,受到的關注及覺察都在視覺之後。但若將主感官切換成聽覺,意識的起落、理解和發現,會導出截然不同的面向。不同形、氣所促成的聲響意味著「關係」與「整體」,關於當下、此刻也包含「過去」。因此聲音成為訊息、連結、時空、能量、現象⋯⋯是能被各種方法、領域去分析、理解、判讀與感知的寶庫。而聽,給予專注靜心地聽,是進入此存在現象及共振狀態的唯一途徑。唯有聽,那不可視的能量才得以現身於聽者個體身上,在共振的聲場中延展另一次的振動。

水源

南部科學園區的台南園區(簡稱南科)之供水水源來自兩大系統。北線水源取自曾文−烏山頭水庫;南線水源取自南化水庫,經潭頂淨水廠供應入園區。水從水庫進入園區水塔與配水池後,透過重力流及加壓方式輸送至各廠商,供應各廠製造與民生的使用。全區有四座工業水塔、五座配水池,每日最大輸送量可達 25.2萬噸。

 

「水」作為科技製造過程的主要能源之一,多數時候有如虛擬的存在。每日流入園區數十萬噸的水,可見的僅有冰山一角的輸送管、高架水塔及一座座的加壓馬達。再者,就是長時間存在但選擇被忽視的加壓「噪音」。地面上輸送管內的水流震動,需要貼手、貼耳近身觸碰、聆聽才能覺察到。管壁內空氣與水的摩擦、共鳴清亮空遠,似乎傳頌著自遠方而來的神秘能量。

 

 

南科污水處理廠(環工中心)

污水處理廠納管兩百餘家製成廠商生產過程及園區民生的廢水。廠區於1999年啟用,隨著園區進駐廠商的增加,逐步擴建。廠區工程設計每日廢水處理量,從每日的四萬五千立方米(噸)增加到十七萬噸。污水處理廠作為南科園區環境工程的一部分,把關水資源流放之前水質狀態,被比擬為科技園區的靜脈工程。在光榮為國家提供產能、就業機會與貢獻GDP產值的「科技產業」生態中,執行廢棄與耗能的後處理,也扮演法規下善用資源的環境意識角色。

 

匯集

每日平均約十萬噸的污水,以重力流的動力流入污水處理廠下方的進水池,在地下十多米深處匯集。接著加壓至地下一層,初期攔污。水還原的第一步,發生在地平面之下。匯集於此的是積體電路、光電、通訊、生技、精密機械等的廠房的工業廢水與全園區民生的廢水。相較於從水庫而來的前端進流水源,在此,廢水、機械與動力的共鳴凝聚強大的氣味、氣場、氣流。管線內滿溢各種的污穢,管線外的空間亦因流動飄散著巨大無用感,卻也同時也展現著啟動「還原」的暗黑能量。

 

技術

「生物處理」為污水廠處理技術中最核心的部分。初期欄汙之後,開始一系列的技術介入:酸鹼調勻、加藥、供氧、曝氣⋯⋯等。為了使微生物生長有利,在調勻及曝氣池中,有讓微生物「棲居」的住所以及不斷供氧的環境設施,使其在污水中消化有機的污染物。宛如水產養殖。

生物處理階段完成後,進入沈澱池,進行殘餘物質與水體的沉澱分離。藉由助凝劑使微生物從小顆粒變大,順利下沉在沉澱池中。沈澱於池底後被推出,經管線輸送至污泥脫水機房,脫水製成污泥餅。再運往污泥大樓做最後焚化的處理,成為管制廢棄物。同時,沈澱池的上清液將流入有石英砂的過濾池,做最後一道的過濾,還原到與溪水水質相同狀態的「放流水」出廠,經大洲排水線放流至鹽水溪;部分回到污水廠前處理階段使用、部分作為園區道路揚塵抑制。

 

微觀與盲聽

處理廠中各階段的水有例行的檢測項目。水樣在顯微鏡下可見吸管狀、球狀、絨毛、觸角、結晶、水痕...等多樣的微生物景觀。水中微生物啃食有機污染物的活動是牠生存的本能。人耳聽不見,但動態與型態饒富聲波的想像,是令人驚奇的生態世界。而水質淨化歷程分離出來無法還原的污泥在微觀下如實呈現著死亡與靜止的狀態。微生物死後的削及殼,以及曾存在於水體中的混合物,科技製成活動的部分碎削遺骸,不僅如物質最終化為灰燼、塵土的意象,更似時間不存在、真空凍結的死寂。

廠區裡視覺無法抵達的地方透過水聽器濳入,傳來水、氣體和物質的行氣動態,打通「看不見」的阻礙,穿越時空的意識。在微觀與盲聽中我就像落入暗黑、深入地底,連結起在此出土的千年遺址文物、史前先民的生活碎片。

 

 

 

 

返本、還源與重塑

地球上的水文循環:降水、逕流、儲存及蒸發,無時無刻不以自然的方式進行著。而人類的各種活動介入了循環、改變了自然水體的水質狀況,也意識到「超過」,試圖「復原」。

工程的設計路徑、機械的振動,無論是從水庫流入園區、從各廠區流入污水廠、再流到各個處理池,都是意識、水與機械的共奏樂章。其聲音代表的是能量的展現,包含自然與人類文明的控制。這座充斥噪音、污臭及各式流水聲的處理廠在污水「淨化」的路徑上從工程、技術、方法的角度都伴隨著生命、死亡和食物鏈。

 

有一天,物質同樣終將成為碎片⋯⋯被生命與意識重塑。

 

bottom of page